据报道,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与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直接投资基金RDIF、俄罗斯最大的社交和IT集团邮件服务公司Mail.ru、俄罗斯综合电信运营商MegaFon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
社交一直是阿里心中的“白月光”,虽然阿里在社交领域动作不断,但却收效有限。同样,电商一直是腾讯心中的“朱砂痣”,虽然腾讯在电商领域发力不断,但整体效果也相对一般。纵然是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想要跨界进入市场锁定领域也存在极大的困难。笔者在此就阿里电商梦和腾讯社交梦难以实现的原因展开分析。
充满荆棘的追梦之路
阿里有个社交梦,腾讯有个电商梦,并且这两大巨头追梦的方式还非常相似,即一方面在自己做产品,另一方面在投资其他企业。区别在于,阿里更倾向于自己做社交产品,腾讯更热衷于投资其他电商企业。
从2004年阿里旺旺诞生开始,到目前为止,阿里亲手打造了淘宝社区、来往、钉钉、支付宝生活圈、问大家等一系列社交产品,但无一例外,这些产品都没有被广泛普及成为现象级社交工具。同时,阿里先后投资了陌陌、新浪微博、探探等社交平台,即使被阿里“加持”,这些社交产品也无法与微信相抗衡。
同样,从拍拍网2005年上线开始,到目前为止,腾讯先后打造了QQ商城、微信小店、微信淘客、企鹅优品等电商产品,结局与阿里的社交产品类似,这些产品也都没有达成腾讯的电商战略目标。
同时,从2011年投资好乐买开始,腾讯几乎每年都对电商相关企业进行投资或收购,先后投资了易迅、买卖宝、华南城、大众点评、京东、唯品会、美团、拼多多、蘑菇街等多个电商企业。近几年,腾讯投资的部分电商企业获得了巨大成功,例如投资拼多多。但毫无疑问,这些被腾讯投资的企业与阿里巴巴的电商帝国仍有较大差距。
一个要流量一个要渠道
当前,阿里和腾讯的市值都高达2万多亿元,是两个名副其实的商业帝国。那么,他们为什么还会“吃着自己碗里的、盯着别人锅里的”?换句话说,阿里为什么执意要做社交,腾讯又为什么执意要做电商?
伴随智慧城市的来临,社交网络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社交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流量和无限的机会。虽然阿里的全球活跃用户已超10亿,但阿里一直缺乏流量入口。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没有流量保障的互联网企业就没有安全感,阿里的焦虑显而易见,尤其是京东在“阿里为王”的电商领域崛起,更是刺激了阿里。如果掌握社交渠道,阿里的商业帝国将会更稳固,也会极大地扩充其商业版图。
从腾讯的角度来看,微信的月活用户达10亿,拥有巨大的用户量和海量的流量资源。但腾讯当前的流量变现渠道较为狭窄,主要依靠游戏、广告和投资,从目前的互联网商业发展现状来看,腾讯的变现渠道也存在着不确定性。社交软件如不能产生“变现”的渠道,也会变得很危险,因此腾讯迫切希望将电商打造成为新的流量变现渠道。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腾讯现有的流量变现渠道离产业互联网的入口较远,只有掌握电商渠道,腾讯才能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所作为。
三方面因素导致梦难圆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阿里和腾讯都有进入彼此市场的正当理由,但梦想的实现过程却异常坎坷,原因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一是相关市场份额已基本被锁定。两大巨头旗鼓相当,都在各自核心业务领域耕耘了约20年,市场蛋糕所剩无几。因此,无论是从用户心理还是从行业影响来说,各自都已形成了难以撼动的“势力范围”。
二是高维度的行业生态竞争。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竞争,早已超越了传统的产品或服务竞争,而是高维度的行业生态竞争。目前,阿里已经形成了电商生态,腾讯也打造出了社交生态。因此,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只要不出现战略性失误,都不会给彼此在自己的领域重新构筑行业新生态的机会。
三是难以改变的既定企业基因。阿里的核心业务在电商领域,需要不断巩固理性的交易规则,以支撑商业模式的演变。腾讯的核心业务在社交领域,需要不断挖掘人们感性的社交心理需求,以保持产品的吸引力。两大巨头的基因从企业成立之日起就已定型,加之多年的基因强化,很难在短时间发生改变。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央机构|人大机构|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政协机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驻外机构|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备12018864号-15
关于我们|人员查询|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本站地图|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刊登广告|对外服务:访谈直播广告展会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