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评价’是支撑空间规划编制与空间治理的重要基础。承载力和适宜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具有方向性的向量概念,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尺度和目的,采取合适的范式或方法开展评价。”5月28日,在由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承办的主题为“空间规划新技术集成与探索”分论坛上,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郝庆说。
郝庆介绍,“双评价”由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两部分构成。很多专家认为,承载力和适宜性是两个概念,承载力是客观评价,而适宜性是增加了人类的主观意愿,觉得承载力是适宜性的基础。事实上,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最终出口应落在用地的适宜性分区、开发的限制性分类和风险的警示性分级上。
郝庆表示,在开展“双评价”实践中,应根据空间规划的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分尺度、分层级开展评价,应各有侧重,不宜全国上下一样。首先要看用于什么,然后才能明确有多大的程度,如果没有明确方向,只看大小毫无意义。
确实,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险峰也认为,空间规划应重视环境承受能力,科学合理的规划,要充分借鉴我国天地人和思想精华,通过科学的手段,重构人地关系,达到和合境界。人地关系中,应重视绿色生活生产方式、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开发强度等。同时,他也强调,用地管控的趋势将从蓝图式静态管控,走向依靠大数据、物联网、AI技术支撑的智慧化动态决策过程。而用地管控的核心目的,就是避免对内外部环境产生负效应,鼓励形成正效应。
中央机构|人大机构|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政协机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驻外机构|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备12018864号-15
关于我们|人员查询|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本站地图|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刊登广告|对外服务:访谈直播广告展会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