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时,在车上遗失物品,怎么办?司机归还物品时,乘客要不要给费用?6月11日,滴滴出行公示了《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与建议。
这也是国内网约车行业首个针对遗失物品的管理办法。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明确:乘客因自身疏忽导致物品遗失的,如无法自行领取,司机归还物品时乘客应给予合理费用。
要不要付费?滴滴曾经发起公众评议
52万人网上投票,80%表示支持
司机归还物品时,乘客需要支付费用吗?
去年年底,滴滴公众评议会曾经发起过类似的话题讨论,公开征集投票。
当时,共有52万多位网友进行了线上投票,投票的结果显示,80%的网友支持需要支付费用,支持不用付费的只有20%。
支持付费的网友理由很简单:丢东西是失主自己的责任,乘客应该为自己的“丢三落四”买单。
网友“小李”:司机捡到开车送回去,总不能白跑一趟吧,最起码的路费是要给的,要么失主自己去拿。
网友“菲”:拾金不昧我觉得应该是在不影响司机利益的情况下,毕竟每个人都不容易,耽误了人家跑活儿,付路费是很正常的事情。
网友“胡美满”:之前就有过在网约车上遗失物品的经历。“上次在专车上丢了手机,联系到司机之后,司机给我送了回来,我给了司机200块钱,司机也接受了。毕竟我当时有急用,也给司机添了麻烦,还是感谢司机能给我送回来,给司机点钱我觉得也是应该的。”
不过,也有乘客提出,乘客该不该付费要分情况。
网友“嘟嘟”说,司机从事的是服务性行业,应该在乘客下车时提醒不要遗留物品在车上。“如果司机没有做好提醒工作,我觉得司机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在路程并不远的前提下,免费送回,拾金不昧也是一种美德。如果在提醒之后,乘客依旧马虎,司机开空车送回,乘客理应支付相应的费用。”
该付多少费用成热议焦点
司机建议滴滴设置失物送回订单功能
在采访中,很多乘客都支持,如果司机归还失物,应该支付合理的费用。但是应该支付多少费用是热议的焦点。
乘客“Declan”说,“我就遇到过有些司机漫天要价,两部手机要500元才送回,确实有点过分了。”
网友“游游”:“我就有一个问题,怎么保证油费的价格是公正的呢?”
网友“磊哥”说,距离远的肯定要比近的支付的多,要有一个量化标准。
有司机支招,建议滴滴成立一个失物管理中心或者开发失物送还功能,避免因费用引起的司乘纠纷。
时师傅开网约车已经有3年时间,平时在车上捡到的钱包、手机也不少。出于安全考虑,每次他都会把失物亲自送还到乘客手中,他也不会主动要求乘客支付送还的费用。不过,时师傅坦言,每次这样所花费的时间成本确实不低。
6月10日那天晚上,有个乘客在时师傅的车上遗留下了一个苹果手机。从联系上乘客,到把手机送还到乘客手中,整整耽误了他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时师傅建议,滴滴平台是否可以设置失物送回订单功能。由乘客选择收货地点和线路,师傅计价送回。“这样既安全,又不耽误师傅做生意。”
此外,网友“浩子”则认为,若乘客不愿意支付费用,司机也不愿意白跑一趟送回去,司机可以搜索最近的派出所,把乘客丢失的物品交给警察,并登记丢失者信息。这样不但安全,乘客自己也可以随时去拿。
对此,钱江晚报记者也咨询了滴滴平台。滴滴表示,目前,征求意见稿正在公示阶段,平台也希望通过这次广泛征集意见,得出一个司机乘客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什么最容易落在车上 手机排第一
近日,滴滴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找东西”的相关数据。
从全国范围看,杭州和宁波入围了“丢东西”榜单的前二十位。其中杭州排名第6,宁波排名第20,两地的“马大哈”们分别丢了13581和5391件东西,而排在前三位的则是北京、上海和成都。
从丢失物品的种类看,手机是最容易被大家遗忘在车上的,排在二三位的则是生活用品和钥匙、门卡类。
与此同时,滴滴还向钱报记者透露了丢在快车、专车上的那些“奇葩物”。小龙虾、旧灯管、轮胎、手术器具、两瓶洁厕灵、葫芦……这些都是“马大哈”们的杰作。
宁波的一位乘客,还曾经把5袋泥巴落在了车上。
此外,2019年1月13日(腊八节,周日)是第一季度里名副其实的“全民健忘日”,这一天致电滴滴客服要求寻找物品的乘客最多,全国范围内达到了6538位。
易丢失TOP10
手机
生活用品
钥匙、门卡类(公交卡)
背包、行李箱
证件(身份证、护照类)
服装类
钱包
文件(资料)
食品、酒水类
化妆品
律师说法
过路费、油费等合理支出 应由失主承担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审判监督法律事务部主任解建泳认为,当发生乘客遗失物品后,该物品从法律意义上来讲,不属于抛弃物,仍然属于乘客的物品,是有主物。
而此时滴滴司机便产生了一个后合同义务,代为保管的义务,应该尽到相应的义务,尽力去保管好乘客的遗失物并报告平台。
如果证明捡到遗失物后,恶意保管或者随意抛弃,此时会产生一个返还和赔偿义务。
如果司机为了保管乘客的遗失物而产生的必要费用,比如过路费、油费等合理支出,这个应由失主承担,这是法定的义务。
中央机构|人大机构|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政协机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驻外机构|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备12018864号-15
关于我们|人员查询|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本站地图|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刊登广告|对外服务:访谈直播广告展会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