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人口也在向中心城市、大都市圈集聚。这一过程中,强二线城市将成为人口流入的重点。
事实上,不少二线城市已经提出了常住人口千万级甚至两千万级的目标。对此,专家表示,要加入“千万人口俱乐部”,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人才、公共服务配套、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多城冲刺千万级人口目标
近日,《佛山市人口发展规划(2018~2030年)》(下称《规划》)正式公布,详细解析了当前佛山人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
从人口规模来看,近年来佛山常住人口增长平稳,户籍人口增幅较大。2017年,佛山全市常住人口为765.67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足足45.76万人之多;2018年年末,佛山常住人口达790.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90万人,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这一增量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列第八位。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从产业发展来看,近年来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端制造业、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就业人口。
《规划》预计,2030年,佛山全市常住人口规模将超过850万人,户籍人口达570万人左右。
850万还只是一个“相对保守”的目标,目前多个二线城市的人口规模目标是达到千万级,甚至两千万级。
今年9月,东莞发布了《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显示东莞将实施积极的人口调控政策,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960万人,2030年达到1020万人,2035年达到1080万人。
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的常住人口为839.22万人,也就是说未来12年左右要增长180万人,相当于每年增加15万人左右。
同样的,根据各市的规划,长沙的常住人口要从2018年的815.47万人,增长到2035年的1200万人,增长47%;南京要从2018年的843.62万人,增长到2035年的1300万人;济南的目标则是到2035年常住人口达1350万,城镇化率达90%,基本建成“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而一些人口总量大的强二线城市已经将目标瞄准了两千万级。比如成都提出,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1360万。
今年5月,武汉提出要推动武汉城市人口从1000万向2000万跨越、推动GDP从1万亿向2万亿元跨越、推动武汉从中部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跨越。
二线城市的机遇
为何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在积极冲刺千万级乃至两千万级的人口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人口逐步加速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而中小城市人口流入并没有显著提升。这一趋势性作用下,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大城市不断集聚,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格局,一大批新中心城市崛起。
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平台,增强自身集聚资源和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以期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例如,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近日在湖南省住建厅调研时指出,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要积极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抓好“三干两轨”等重点建设,打造半小时“交通圈”“经济圈”。
今年以来,山东也积极布局,包括明确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两市为核心,协同周边城市发展,优化调整行政区划,做大做强济南、青岛两个都市圈;建立中心城市牵头的都市区协同发展机制,支持建设一体化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烟威(烟台、威海)、临日(临沂、日照)、东滨(东营、滨州)、济枣菏(济宁、枣庄、菏泽)四个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等。今年1月的时候,济南也实现了扩容,将地级市莱芜整体拿下。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突出中心城市的带动引领作用,更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城市化发展规律。城市的本质是人口与产业的集聚,而城市规模与辐射带动能力成正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人口规模也在不断往上走。
牛凤瑞分析,当前也是二线城市发展的一个很好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需要在一线城市之外,有更多的中心城市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中国的人口总量这么大,有十几个城区人口达到千万级以上的城市也是必然趋势。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也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当前我国的全国性中心城市还是太少。中国这么大,需要在北上广深之外,有更多的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北上广深的房价高,也说明我国当前的中心城市是不够的。”
这个过程中,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强二线城市将成为发展的重点。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认为,省会城市将成为人口流入的重点,这些城市通过放开落户、引进人才来吸引人口流入,实现做大做强,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实现人口目标
当前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人口红利逐渐消减,因此吸引人才、吸引年轻人口对于二线城市来说十分关键。
丁长发分析,当前二线城市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不进则退。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二线城市也会分化,有些可能会掉队。对很多二线城市来说,要加快自身发展,需要将区域内外最好的要素积极吸附进来,这其中人口、人才就是最重要的发展要素。年轻人是消费、创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主体,得年轻人者得未来。
那么二线城市如何才能实现人口增长的目标呢?
当前各地发布的各种人才政策、人才购房补贴等一方面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但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吸引人才的目的是发展产业,而不应该是发展房地产。因此二线城市未来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最关键的还是要有相应的产业。
牛凤瑞也提出,有些二线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是通过行政区域的调整实现的,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需要靠城市自身产业的发展,通过自然的增长来实现。
丁长发分析指出,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产业,要有工作和发展的机会。比如过去武汉和西安有那么好的高教资源,那么多的在校大学生,但是留不住人,毕业生纷纷“孔雀东南飞”,就是因为经济不发达,没有相应的就业机会。而近几年包括武汉、成都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中高端就业机会,很多毕业生也选择留在了那里,很多人选择从沿海回流到内地。
他表示,对二线城市来说,还是要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完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配套,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人才、公共服务配套、产业之间如果能形成良性循环,对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央机构|人大机构|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政协机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驻外机构|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备12018864号-15
关于我们|人员查询|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本站地图|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刊登广告|对外服务:访谈直播广告展会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