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通辽市绿进沙退河湖焕新

2025-11-02 08:34:12    来源:正北方网- 《内蒙古日报》    


【资料图】

本网通辽11月1日电(草原云·正北方网记者鲍庆胜见习记者贾雪)在近日通辽市召开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该市林业和草原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局联合交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答卷:治理沙化土地2000余万亩,西辽河干流断流27年后全线复苏,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2天,年节约农业灌溉用水4亿立方米……通辽市以扎实的行动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取舍”关系,而是“共赢”文章。

绿进沙退,北方生态屏障愈加牢固。“十四五”以来,通辽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依托“三北”工程等重大项目,完成林草生态修复2164.8万亩,沙化土地治理2000余万亩。曾经是风沙源头的科尔沁沙地,如今乔灌草带网片相结合的防护体系初具规模,年沙尘暴次数下降60%,2000多万亩草原和1500多万亩耕地得到有效保护,粮食和饲草增产超20%。森林面积稳步增至1720.5万亩,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持续增强。

河湖复苏,水资源保障实现历史性突破。断流27年的西辽河干流于今年春秋两季实现全线过流,累计40余天,流域生态显著改善。这背后是“十四五”期间60.97亿元水利资金的强力投入,是引绰济辽、LXB供水两大“水脉”工程的全力推进。预计2026年起,两大工程每年将为通辽增供3.95亿立方米地表水,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同时,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该市年节约农业灌溉用水4亿立方米。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2024年该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2天,较2020年增加9天,细颗粒物浓度累计下降17.6%。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由40%提升至60%。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该市加速培育绿色生产力,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3.16%,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8.5%,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责任编辑:贾小燕]

[责任编辑:L075]

Copyright © 1999-2020   www.lutounet.com ll Rights Reserved 路透中文网 版权所有  ICP备110117号-1 联系邮箱:85 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