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创纪录是怎么回事?每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通常都是记录的缔造者,在他们这个领域一定有着他们的辉煌和传奇,然而2019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又出现了新的记录,这和所处行业无关,而是美国科学家约翰·B·古迪纳夫以97岁高龄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北京时间10月9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惠廷厄姆(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发展”的贡献。他们的工作,为今天无线、无化石燃料社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为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
三位得主均享有锂电池之父的美誉。在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索尼在1991年制出全球第一款商用锂电池,十几年间彻底改变了消费电子行业,近年来也应用新能源汽车上。
锂电池分为两种:一种是锂金属电池,1912年最早由吉尔伯特·牛顿·路易士(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另一种锂离子电池,最早在70年代由惠廷厄姆提出并研究。今天通常所说的锂电池,基本均为锂离子电池,今年三位诺奖得主的贡献也均在这个领域。
惠廷厄姆1941年生于英国,上世纪70年代供职于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时发明了锂离子电池。他采用硫化钛作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制成首个锂离子电池。
紧随其后,古迪纳夫发明了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诺奖颁奖词中说他“将锂电池的潜力翻了一番”。值得一提的是,古迪纳夫还创造了一个新纪录——他于1922年出生于德国耶拿,今年已经97岁,创造了诺奖得主的最高龄纪录。此前最高记录出现在2018年,美国科学家亚瑟?阿斯金以96岁高龄获奖。
吉野彰1948年生于日本,担任旭化成公司研究员,旭化成株式会社吉野研究室室长。1983年,他运用钴酸锂开发阴极,运用聚乙炔开发阳极,在1983年制出世界第一个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原型。1985年彻底消除金属锂,完全基于锂离子,这让电池的使用更加安全可行。至此,为锂离子电池的商用已经打好了基础。
目前,三个诺贝尔科学奖均已发布,化学奖的成果显得最接地气。
今年生理或医学奖的成果是细胞对低氧气水平进行侦测并响应的机制,目前该研究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早期。物理奖奖励理论宇宙学的贡献和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这些与普通人的生活非常遥远。但化学奖的成果锂电池早已大规模商业化,改变了科技行业和现代商业,日常生活中也非常普遍,从手机、PC甚至新能源汽车上都能看到。
在三个科学奖当中,化学奖显得最不纯粹,被不少科学家戏称为“诺贝尔理科综合奖”。诺贝尔化学奖经常发给生物学方面的成就,十多位物理学家也曾染指这一奖项,甚至还有数学家获得这一荣誉。1998年化学奖就颁给了美国物理学家瓦尔特·科恩和英国数学家约翰·波普,因其向人们展示了数学、物理和化学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取得的重大成果。
此后还有三个奖项待发:文学奖,不早于10月10日下午7:00;和平奖,不早于10月11日下午5:00;经济学奖,不早于10月14日下午5:45。
中央机构|人大机构|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政协机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驻外机构|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备12018864号-15
关于我们|人员查询|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本站地图|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刊登广告|对外服务:访谈直播广告展会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