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克钦邦白垩纪琥珀中的深裂耳叶苔。其中,绿色箭头指示腹叶;蓝色箭头指示附体;青色箭头指示假根。南古所 供图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8日消息,该所通过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的合作,对缅甸克钦邦白垩纪中期琥珀苔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苔类植物新类群。
该项研究成果近期已发表于国际地学刊物《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上。
近年来,白垩纪琥珀中的古生物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对其中的苔类植物的了解和报道较少。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研究员、李亚博士,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Harald Schneider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吴鹏程研究员合作,对缅甸克钦邦白垩纪中期琥珀苔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
该研究团队报道了一块保存较为完整且具解剖构造的耳叶苔科耳叶苔属营养枝琥珀化石,并建立了深裂耳叶苔新种。
据了解,被命名为深裂耳叶苔的新类群主要特征为营养枝侧叶背瓣长卵形或椭圆形,叶尖具细尖,附体大且明显,腹叶两深裂。耳叶苔属现生种的营养枝均不具深裂的腹叶,仅少数现生种的繁殖枝具有深裂的雌苞腹叶。
科研人员称,光萼苔目大多数种类为附生植物,包括光萼苔科、耳叶苔科等7个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表明苔类植物光萼苔目在白垩纪陆地革命时期多样化速率明显提高,但化石证据非常少。
光萼苔目是新生代琥珀化石中最常见的苔类植物,但相比而言在白垩纪琥珀中的记录很少,通常由小碎片组成,而不是完整的植物。
迄今为止,缅甸白垩纪琥珀中仅报道有多囊苔科、扁萼苔科和耳叶苔科4属6种等少数种类。当前深裂耳叶苔的发现,代表缅甸白垩纪琥珀生物群耳叶苔科的化石种的新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光萼苔目耳叶苔科在白垩纪中期的辐射和多样性演化积累了化石证据。
本项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联合资助。(杨颜慈)
Copyright © 1999-2020 www.lutounet.com ll Rights Reserved 路透中文网 版权所有 ICP备110117号-1 联系邮箱:85 53 591@qq.com